时 间:2024年11月13日(星期三)13:30—16:30
地 点:上海科学会堂1号楼2楼 凡尔赛厅
主题:生命科学与光学的学科、产业与期刊交叉发展
|
主持人:王晓峰,中国激光杂志社总编辑
|
时间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报告人机构和职务 |
13:30—13:55 |
从编辑部到期刊中心——中文科技期刊的创新转型发展 |
贾泽军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期刊中心主任 |
13:55—14:20 |
高举高打,卓越发展——Advanced Photonics的五年进阶之路
|
张毓青 |
《先进光子学(英文)》编辑部主任 |
14:20—14:45 |
生命·运动·科学——《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助力学科转型与创新发展
|
鲍芳 |
《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编辑部主任 |
14:45—15:10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期刊发展策略探索 |
张伊人 |
《上海预防医学》编辑部主任 |
15:10—15:30 |
休息 |
15:10—16:30 |
圆桌讨论
嘉宾:贾泽军、张毓青、鲍芳、楚青、于笑天、张瑄珺
|
王晓峰
王晓峰,博士,编审,中国激光杂志社总编辑。长期从事科技期刊出版工作,领导创办Photonics
Research、Advanced
Photonics等高影响力英文期刊;入选中国科学院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人才计划,获得上海出版新人奖、中国科学院科技出版先进个人奖、首届长青出版新人奖、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奖等奖项;社会兼职包括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理事、《编辑学报》编委、Learned
Publishing编委等。
贾泽军
贾泽军,副编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期刊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科技期刊审读专家等。以责任作者发表SCI、CSSCI等论文26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项;获批实用新型专利7项;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编辑奖、上海出版新人奖、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全国优秀主编等多项荣誉和奖励。
张毓青
张毓青,中国激光杂志社《先进光子学(英文)》编辑部主任。以共同作者身份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期刊年鉴》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研究课题、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期刊项目主要参与人。为期刊打造丰富活动及内容,包括邀约多篇综述和原创论文、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Serge
Haroche教授访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Alan E.
Willner教授点评等。《先进光子学(英文)》2023年影响因子20.6,在全球98种光学SCI期刊中位列第3。
鲍芳
鲍芳,编审,博士,上海体育大学期刊中心《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编辑部主管。在Learned
Publishing、《中国出版》、《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获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优秀论著金笔奖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评审专家、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审专家。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项。获华东地区优秀编辑、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张伊人
张伊人,公共卫生硕士,《上海预防医学》编辑部主任,同时担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委、生物医学期刊专委会和会员服务工委会委员,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科技期刊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伦理学会出版伦理专委会委员。从事医学期刊出版工作14年,主持期刊研究和编辑出版类课题3项;已发表论文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篇;发表健康科普文章4篇;翻译专业论文27篇。
楚青
楚青,副研究员,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情报图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上海高校科技期刊第十届理事,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对外交流工作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部主任。
于笑天
于笑天,副编审,《法医学杂志》编辑部主任,致力于推进期刊规范化发展、数字化转型及提升期刊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我国第一本具有自主版权的法庭科学领域英文期刊《法庭科学研究(英文)》主要创办人。发表论文数篇,出版专著《法医学汉英术语名词手册》,先后获得上海科技期刊优秀青年、华东地区优秀编辑、华东地区期刊出版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等荣誉。
张瑄珺
张瑄珺,高级工程师,《应用激光》编辑部主任,近年来参与并完成了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开展先进激光应用技术开发,并获得了实际应用。期间申请专利12项,发表论文15篇。担任《应用激光》编辑部主任以来,锐意改革、不断创新。期刊影响因子和学科排名大幅进步,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入选CSCD、JST数据库和WJCI报告。曾获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科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编辑部2024年获上海市科技系统“三八红旗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