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9 月 24 日(星期三)13:30—16:10 & 9 月 25 日(星期四)9:00—12:00
地点:上海科学会堂 1 号楼,凡尔赛厅
承办单位:Researching 期刊集群,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数字化工作委员会
|
交流报告
|
| 时间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报告人机构和职务 |
| 9 月 24 日 |
13:30—13:40 |
致辞
主持:杨蕾,《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经理 |
| 13:40—14:10 |
专业学科刊群与人工智能学术服务 |
郑继承 |
《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总架构师 |
| 14:10—14:40 |
Scopus 数据库收录 |
尹晓燕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发展中心项目经理,Scopus 中国学术委员会项目负责人 |
| 14:40—15:10 |
追求卓越 服务科技强国——瑞金医院医学刊群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崔文国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教处处长,编辑部主任 |
| Researching 期刊集群化研究课题汇报 |
| 主持人:崔晓峰,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分子植物(英文)》
《植物通讯(英文)》执行主编 |
| 15:10—15:30 |
“海上医刊”生物医学研究发表规范的建立和人工智能应用探索 |
倪 明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杂志社办公室主任 |
| 15:30—15:50 |
科技期刊全链条赋能的模式探索 |
陆晓芳 |
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英文)》编辑部副主任 |
| 15:50—16:10 |
困境中的中文科技期刊如何前行 |
胡长进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文献情报与期刊中心副主任
|
|
海上 PubTech 线下分享会
|
| 时间 |
企业名称 |
| 9 月 24 日 |
主持人:余溢文,《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编审
姜虹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编辑部新媒体负责人 |
| 09:00—10:36 |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iGroup (Asia Pacific) Limited
深圳东壁科技数据有限责任公司
美刊在线(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开科思(上海)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欣博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箭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集群平台与技术企业对话 |
主持人:马瀚青,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遥感技术与应用》编辑部主任、期刊出版部宣传总监
邓迎,《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新媒体部部长 |
| 10:36—12:00 |
主题:集群平台服务与需求
集群平台: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激光杂志社
技术企业:方正电子、iGroup、东壁数据、美刊在线、开科思、欣博友、 箭弩学术
|
杨蕾
杨蕾,编审,《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经理。牵头打造了中国光学期刊网和 Researching
出版平台。负责出版的多本期刊在国际光学界赢得了广泛赞誉。荣获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物,上海出版人奖等。兼任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郑继承
郑继承,《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总架构师,曾任《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新媒体部主任、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新媒体运营部主任,长期从事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平台建设、新媒体融合、AI
赋能学术期刊出版等工作。负责设计、开发和建设了中国光学期刊网、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期刊集群数字出版平台等系统。
尹晓燕
尹晓燕,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发展中心项目经理, Scopus 中国学术委员会项目负责人,开放科学促进联合体秘书处成员。参与组织“学术期刊‘走出去’专家委员会暨Scopus
中国学术委员会”,与委员会专家沟通,每年预审上百种期刊。7 年间 Scopus 收录中国期刊数量增长超
50%,切实推动中国学术期刊与国际对接。参与中国科协倡议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开放科学国际性组织“开放科学促进联合体”项目。
崔文国
崔文国,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教处处长,编辑部主任,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骨和软骨再生医学材料研究,并促进临床转化等工作;发表系列论文,H 指数为 96,被引用 3
万余次,4 次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ESI 高被引论文 17 篇;专利共 70 项,其中已转化 13 项;主编 Elsevier/Wiley 出版的学术著作 3
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和副主委等。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 项)、上海领军人才、国家级人才项目、华为公关专项等。
崔晓峰
崔晓峰,《分子植物(英文)》和《植物通讯(英文)》执行主编。2004 年于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荣获 2006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5—2007 年在美国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3 年获中国科学院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人才择优支持,2024 年获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支持。带领团队将《分子植物(英文)》打造成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和植物科学领域顶尖期刊,最新 SCI 影响因子为
24.1,连续 4 年在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类期刊中排名全球第一;创办了《分子植物(英文)》姊妹刊《植物通讯(英文)》,最新影响因子为 11.6,在本领域研究类期刊中排名全球第三。
倪明
倪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杂志社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抗
癌协会秘书长,副编审,上海市东方英才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
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负责《中国癌症杂志》《肿瘤影像学》《抗
癌》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先后主持课题 10 余项,其中省
部级课题 2 项,发表文章 42 篇,其中作为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
21 篇。先后获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一等奖、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
二等奖、长三角科技期刊杰出主任、上海市期刊优秀工作者、上
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先进个人、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等荣
誉。牵头撰写《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稿约的条目推荐(2024 年版)》,
并召开发布会,为生物医学期刊稿约的制定提供借鉴。兼任中
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
海市抗癌协会秘书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高
等教育学会高校科技期刊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
究会医学分会委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青年编委会副主任、
Editing Practice 编委等。
陆晓芳
陆晓芳,材料学博士,《先进纤维材料(英文)》科学编辑,
编辑部副主任。曾主持国家博士后站前特别资助、上海市扬帆
项目,并入选上海市超级博士后。在相关领域发表 SCI 论文 20
余篇,获得“长三角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编辑”。负责的《先进纤维
材料(英文)》期刊最新影响因子提升至 21.3,材料科学 Q1 区,
中科院材料领域一区 Top 期刊。先后入选“卓越行动计划”高起
点新刊项目和梯队项目,在期刊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胡长进
胡长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光学和大气化学。在 Opt. Express , Anal.
Chem. , Environ. Sci. Technol. , Talanta, J. Mole. Spectro. , J.
Chem. Phys. , J. Phys. Chem. A 等国际主流刊物发表高水平论
文 70 余篇,承担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联合基
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20余项。现任《量子电子学报》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执行副主编,曾获首届
安徽省科技期刊“十佳主编”、中国遥感学会“优秀期刊编委 / 主编”
等称号,闲暇时喜欢手机摄影。
余溢文
余溢文,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数字出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
员,主持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青年人才项目、中国期刊发
展研究专项、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和上海科技期刊研究基金项
目等 10 余项。曾获中国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编辑骏马奖、同济大
学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工作者、上海市高校科
技期刊优秀编辑”等。
姜虹亦
姜虹亦,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双硕士学
位。负责《核技术》、《核技术(英文版)》、《辐射研究与辐
射工艺学报》三刊的新媒体运营工作,担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
第十届理事会数字化工作委员会委员。获得 2024 年上海市科技
期刊学会“先进个人”、2024 年长三角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编辑、
2025 年上海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
马瀚青
马瀚青,博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期刊出
版部宣传总监,《遥感技术与应用》编辑部主任,2021 入选中
国科学院青促会,2022 年入选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和中国
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期刊研
究》《学术出版与传播》《学术出版研究》青年编委,甘肃省科
学技术期刊学会副秘书长。近年来,主要关注开放科学背景下期
刊与数据融合出版、数据期刊发展、期刊集群平台等方面研究。
在科技期刊实践方面,结合资源环境科技期刊集群数字出版平台
(Lores),不断完善期刊集群平台的知识服务功能,开发并建
成资源环境论文数据仓储,推进期刊论文数据共享和融合出版。
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科技期刊研究》《Sustainability》《遥
感学报》共发表研究论文共 33 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共 15 篇。
主持研究项目共 6 项。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报告 16 次。
邓迎
邓迎,《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新媒体部部长,上海市
科技期刊学会数字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主持中国光学期
刊网、Researching、科云出版、汇同会议系统等数字出版平台
及系统的筹建与运营,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试
点项目支持。2021 年荣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编辑,
2022 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优秀人才遴选培养计
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