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嘉宾

第21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研讨会

程宗明

程宗明,康奈尔大学博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美国田纳西大学荣退教授。从事园林园艺植物育种、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发表和共同发表SCI 论文170 多篇。2012 年入选美国园艺学会会士。2014 年创办《园艺研究(英文)》并任主编, 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一期领军期刊、卓越二期英文领军期刊、江苏卓越领军期刊;2019 年创办《植物表型组学(英文)》,担任联合主编,期刊入选卓越高起点新刊、卓越二期英文梯队期刊;2020 年创办《生物设计研究(英文)》,担任执行主编,期刊入选卓越高起点新刊。2020 年创建Maximum Academic Press,现出版40 本英文期刊,SCI 收录2 本/ESCI 收录12 本,Scopus 收录17 本,EI 收录1 本,PubMed 收录1 本,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3 本。

叶冬青

叶冬青,安徽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徽医科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院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现任《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主编、炎症免疫性疾病安徽省实验室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吴阶平- 保罗·杨森医学医药奖获得者。长期从事重大炎症免疫性疾病和行为流行病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15 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

邵菊芳

邵菊芳,长期从事医学期刊出版工作,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期刊中心副主任,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秘书长,浙江生命健康学会医学期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急危重症医师协会委员等。主参新闻出版总署重点课题、浙江省科技厅面上科研软课题、浙江省科协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 余篇。先后被评为浙江大学医学部先进工作者、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先进工作者等。

邓迎

邓迎,《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新媒体部部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数字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主持中国光学期刊网、Researching、科云出版、汇同会议系统等数字出版平台及系统的筹建与运营,申请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试点项目。2021 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编辑, 2022 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优秀人才遴选培养计划。

刘岗

刘岗,副编审,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编辑部副主任。2007 年进入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策划、组织重大出版项目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等国家项目支持;现参与主持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领军期刊项目等;多次荣获中国科技大学张宗植青年教师奖,多次荣获安徽省优秀期刊工作者、华东地区优秀编辑称号。

高建莉

高建莉,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主编,Scientific Reports 编委,《西北药学杂志》编委, Chinese Medicine 、《中药药理与临床》青年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委会青委会副主委,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英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平台副秘书长,浙江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委会副主委。主持(联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 项, 发表年度高被引论文等学术论文100 余篇,著作2 部,获省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项3 项,授权专利7 项。H-index 为32。

陈汐敏

陈汐敏,博士,编审。2006 年进入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从事期刊编辑工作,作为责任编辑负责每年3~4 期《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月刊的编辑出版。多年来一直从事医学期刊编辑出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编辑学研究论文20 多篇,多篇论文被评为优秀编辑学论著,多次获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优秀编辑、江苏高校期刊优秀编辑、江苏期刊明珠奖优秀编辑,曾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工作者、江苏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紫金优青”。

李佳佳

李佳佳,出版中级/ 工程师,现任上海《净水技术》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长期从事技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先后参与上海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基于内碳源回收利用的污泥微气泡臭氧氧化快速稳定减量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金泽水库原水水处理工艺优化与安全输配技术研究与应用等课题研究与宣传工作。负责并完成第二届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海上青编腾飞”C 类项目。

倪明

倪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杂志社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抗癌协会秘书长,副编审,上海市东方英才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负责《中国癌症杂志》《肿瘤影像学》《抗癌》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先后主持课题10 余项,其中省部级课题2 项,发表文章42 篇,其中作为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21 篇。先后获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一等奖、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二等奖、长三角科技期刊杰出主任、上海市期刊优秀工作者、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先进个人、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等荣誉。牵头撰写《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稿约的条目推荐(2024 年版)》, 并召开发布会,为生物医学期刊稿约的制定提供借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秘书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科技期刊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医学分会委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青年编委会副主任、Editing Practice 编委等。

蔡云泽

蔡云泽,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副主任。担任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中英文版执行主编、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库成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无人飞行器自主控制专委会委员、航空学会信息融合分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学会委员。长期致力于聚焦前沿科学问题,塑造大信息、大健康、大海洋学术期刊品牌,引领学科发展、助力科学研究水平提升。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航天科技支撑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航空科学基金等课题30 余项, 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曾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奖、海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上海交通大学管理服务奖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新秀等荣誉称号。

焦高星

焦高星,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新闻学硕士。现任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秘书长,学会秘书处支部书记。《江苏科技期刊研究》副主编、编委。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十届委员。承担中国科协“第十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通过技术、资本、组织等方式畅通科技期刊全产业链高效发展小型研讨会”等国家级项目。担任江苏省科协“学术示范学会”、“品牌学术交流”、“学术特色学会”、“科创江苏”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品牌学术交流”、“科技评估”、“科技为民服务实事专项”等项目负责人。荣获江苏省科协“党史学习教育专场演讲比赛”一等奖;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研讨会暨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二等奖;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全国公益类电视节目好作品奖;中宣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大赛三等奖;中国“一带一路”微纪录展三等奖;全国党刊优秀稿件三等奖等表彰,以及多次荣获省科协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费必胜

费必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浙江省科技宣传教育中心主任,《今日科技》杂志社社长、总编。长期从事科技宣传、科技管理工作,公开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和新闻报道等作品数千篇(首)。著有理论研究专著《引领与支撑:党建引领浙江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究》,及《生命的力量》《生命的姿态》《生命的家园》等文学著作。在核心期刊发表《浙江省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发展体系研究》《党报以更强大内核和灵魂推进治国理政》等理论文章,主持“浙江省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发展体系研究”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 项。工作以来荣立二等功1 次、三等功5 次,获评浙江省“万名好党员”、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省科技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援藏干部等多项荣誉称号。

黄河胜

黄河胜,安徽医科大学出版中心编审/ 研究员,《中国药理学通报》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安徽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

“物理”分论坛

马余刚

马余刚,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复旦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重离子核物理实验与唯象研究,在原子核的液气相变、反物质原子核、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物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主持的成果两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球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会“亚洲成就奖”多项荣誉。目前兼任《核技术》与《核技术( 英文版)》主编,Science China – PhysicsMechanics and AstronomyChinese Physics Letters 副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二届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黄鹤飞

黄鹤飞,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务委员、党委委员、材料研究部主任。中国核学会辐照效应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核学会理事,《核技术( 英文版)》期刊编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曾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上海市核学会杨福家核科技青年人才奖、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等奖项。发表学术论文154 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46 次。主持科研及人才类项目20 项。

刘志

刘志,上海科技大学副教务长、大科学中心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博士。主要从事表面化学和大科学装置研发与建设。主持完成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基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能源环境新材料原位电子结构综合研究平台研制”和国内首台软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参与领导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硬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建设。现任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Photon Science 执行主编,发表论文300 余篇。

李勇平

李勇平,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1986 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2000 年获英国萨里大学博士学位。1996 至2003 年先后在英国和美国从事智能信息处理科研工作, 2003 年11 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获择优支持,先后主持国家863 计划、重大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和重要装备研制、先导专项子项目等科研工作。2013 年10 月任联合编辑部主任兼《核技术》《核技术(英文版)》等3 刊副主编, 2023 年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期刊管理人称号。

张雁

张雁,《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副编审,现任《中国激光》编辑部主任。从事编辑工作二十余年,参与创办Chinese Optics LettersPhotonics Research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等高质量英文期刊。曾任《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编辑部主任,带领《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入选2024 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并被EI 数据库收录,为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化学”分论坛

唐勇

唐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金属有机催化与聚合研究, 针对催化效率和选择性控制等问题,开创了“边臂策略”催化剂设计理论,发展了多种新型手性配体、叶立德试剂及聚烯烃催化剂, 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叶立德反应及烯烃聚合,并阐明其机制。其极低支化度UHMWPE 和高支化度ETO 成果实现应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任《化学学报》主编、《中国科学- 化学》副主编等。

黄正

黄正,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课题组长、研究员,金属有机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金属有机催化的饱和烃资源选择性转化等研究,发展了聚烯烃废塑料的温和可控降解和转化新方法。发表论文100 余篇,数个催化剂和配体实现商品化。曾任《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科学- 化学》编委。曾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均相催化青年奖、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青年奖、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申文杰

申文杰,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从事多相催化研究,包括催化材料制备、原位动态表征、反应动力学等。围绕多相催化构效关系,在原子层次调控催化表界面及活性位结构,在分子层次描述催化反应过程。将纳米结构催化材料应用于能源和化工的关键过程,基于活性结构调控探索烃类分子转化新反应,提高反应过程原子经济性。曾任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中国青年催化奖等。

邓亮

邓亮,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2002 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6 年获香港中文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6—2009 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和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 年8 月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金属有机化学、小分子和惰性键活化、廉价金属催化等。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80 余篇。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任美国化学会学术期刊Organometallics 副主编。

周天华

周天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结构化学》编辑部主任。博士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2—2017 年,在美国埃默里大学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7 年2 月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入选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百人计划”及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多孔超分子光催化研究。在AngewAdvanced Material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 余篇。

杨侠

杨侠,博士,副编审,就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报联合编辑室,历任《化学学报》《中国化学》《有机化学》科学编辑,《化学学报》主管。兼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学术专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审读专家。主持或主要参与“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期刊项目9 项。

“材料”分论坛

吴成铁

吴成铁,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课题组长、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会士。主要从事3D 打印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组部WR 计划领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担任学术期刊Biomedical Engineering Frontier 共同主编,《无机材料学报》副主编,Acta BiomaterialiaBioactive Materials 编委。在Advanced MaterialsScience Advances 等期刊发表论文340 余篇, H 指数102;申请专利92 项, 其中45 项中国专利及2 项美国专利获授权,26 项实现企业转让。荣获上海自然科学一等奖、英国皇家化学会JMC-Lectureship 奖、国际材联IUMRS Young Scientists 奖、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技一等奖、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黄家驷奖和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等荣誉。

裴艳中

裴艳中,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 年于中南大学获学士学位,2008 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随后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及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2 年加入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直从事热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曾提出能带汇聚提高热电性能的方法,改进固体晶格热传导理论模型并开发了多种绝热材料,发展了近室温热电发电及制冷材料的设计方法与器件优化方法;指导博士研究生7 人次获得国际热电学会研究生奖(平均每年授奖2~3 项)。

罗维

罗维,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机多孔材料、先进块体材料及其在能源、传感与发光等方面的应用。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曙光计划等人才计划。获得2023 年“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师奖、第十一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基础研究类)、第十四届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2022 年国际材联前沿材料青年科学家奖、2020 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罗东

罗东,编审,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20 余年,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报文献中心主任,总编辑,负责《金属学报》《金属学报(英文版)》《材料科学技术(英文)》《材料研究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腐蚀学报(英文)》等期刊运营和管理。社会兼职包括辽宁省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理事,中国期刊协会冶金期刊分会理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委,中国科协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审读专家,数字出版技术国家实验室行业专家等。

杨霞

杨霞,高级工程师,上海科技大学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 编辑部主任。发表SCI 论文40 余篇。曾负责英文期刊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GEE)和中文期刊《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的运营与出版。2020 年负责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 创刊运营,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及二期梯队英文期刊。曾主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课题,获得优秀奖、 一等奖和课题最具价值奖。

徐文娟

徐文娟,编审,从事科技期刊出版工作20 余年,先后参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无机材料学报》的编辑出版,主持或重点参与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期刊择优资助项目6 项。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信息情报中心副主任,负责《无机材料学报》和英文刊的出版及运营管理工作。兼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编辑学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

同期活动1:第二届编辑人才培养与编辑实务能力提升训练营

王晓峰

王晓峰,编审,博士,《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编辑, 长期从事学术期刊出版工作,领导创办了Photonics ResearchAdvanced Photonics 等高影响力英文期刊;入选中国科学院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人才计划,获得上海出版新人奖、中国科学院科技出版先进个人奖、首届长青出版新人奖、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奖等奖项;社会兼职包括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理事、《编辑学报》编委、Learned Publishing 编委等。

崔晓峰

崔晓峰,《分子植物(英文)》和《植物通讯(英文)》执行主编。2004 年于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荣获2006 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5—2007 年在美国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3 年获中国科学院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人才择优支持,2024 年获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支持。带领团队将《分子植物(英文)》打造成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和植物科学领域顶尖期刊,最新SCI 影响因子为24.1,连续4 年在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类期刊中排名全球第一;创办了《分子植物(英文)》姊妹刊《植物通讯(英文)》,最新影响因子为11.6,在本领域研究类期刊中排名全球第三。

蔡斐

蔡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编审,航空学报杂志社社长,《航空学报》《中国航空学报(英文)》副主编。担任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 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编委。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主编、优秀编辑等荣誉,发表60 余篇编辑出版核心论文,入选知网最具影响力学者。主管期刊《中国航空学报(英文)》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 期刊奖,2 次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主管期刊《航空学报》引证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航空航天核心期刊第一,入选卓越二期领军期刊。

张品纯

张品纯,1984 年至今,先后参与、主持《农业机械》《工程机械与维修》《车主之友》《机电商报》《汽车导购》《数码摄影》《农业工程》等十余种报刊的编辑出版工作。2002 年以来, 在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上为新闻出版从业人员授课共200 余次,并主持完成管理部门多个期刊研究课题,曾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是国家标准GB/T 7713.2—2022《学术论文编写规则》、GB/T 6447—2025《文献摘要编写规则》起草组组长。2023 年荣获韬奋出版奖。

胡长进

胡长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光学和大气化学。在Opt. Express, Anal. Chem. , Environ. Sci. Technol., Talanta, J. Mole. Spectro., J. Chem. Phys., J. Phys. Chem. A 等国际主流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70 余篇,承担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20 余项。现任《量子电子学报》《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执行副主编,曾获首届安徽省科技期刊“十佳主编”、 中国遥感学会“优秀期刊编委 / 主编”等称号,闲暇时喜欢手机摄影。

李海英

李海英,医学博士,编审、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医药文化》与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专委会副主任、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英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平台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化品牌建设专委会秘书长等,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临床擅长治疗脱发、失眠、妇科调理、抗衰老等。

刘世华

刘世华,科睿唯安(Clarivate)出版业务高级客户经理,主要负责公司在大中华区的期刊合作和咨询等业务。先后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出版行业中,与中国近300 本科技期刊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见证了多本期刊的发展历程。在《科技与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具有非常丰富的期刊数据分析经验及超过 10 年的科技信息行业服务经验。任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政策咨询与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

胡艳芳

胡艳芳,《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部高级编辑,副编审。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专家组成员;在出版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0 余篇;参与《上海期刊发展报告》《上海科技期刊概览》的编写;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编辑、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二等奖等。

邓国臣

邓国臣,《测绘科学》编辑,地图爱好者。发表学术论文10 余篇,完成院士专访多篇。先后从事地图制图、测绘业务管理和期刊编辑工作。负责新媒体运营等工作,“测绘学术资讯”公众号负责人。担任多本期刊审稿人。期刊协会授课专家,报刊审读专家。

殷建芳

殷建芳,硕士,副编审,《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部部长,负责 12 种学术期刊的出版生产管理工作。“科云出版平台”的建设与运维团队主要负责人。兼任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规范与标准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专家组成员,Researching 期刊集群研究与培训工委会副主任委员。曾获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奖(骏马奖)、第二届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二等奖、第三届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第一名、上海市期刊优秀工作者等奖项。

苏岑

苏岑,硕士,《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部出版主管,负责稿件的后期出版工作。作为审读专家参与上海市科技期刊质量检查。曾获第二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业务大赛三等奖、第三届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第三名、第一届上海市期刊编校知识大赛二等奖、第六届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一等奖等。

乔娜

乔娜,硕士,《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部出版主管,深度参与科云出版平台的迭代升级,积极推进 AI 编校工具落地期刊工作。主持 2022 年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海上青编腾飞项目“科技期刊集群化模式编校标准化建设实践”,参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荣获第七届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优秀运营编辑”,分别荣获第三届、第五届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个人第二名、第一名等荣誉。

高宇

高宇,博士,功能聚合物研究方向,东华大学副教授,东华大学期刊中心《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兼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培训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科技期刊专业委员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英文期刊专业委员会委员。

丁洁

丁洁,《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英文期刊部部长,参与创办Advanced PhotonicsPhotonics Research 等高水平英文期刊。曾获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一等奖、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编辑、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奖(骏马奖)、上海出版新人奖、长青出版新人奖、上海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等。曾负责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基金等项目。曾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担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学术期刊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青年编委。

同期活动 2:Researching 集群化发展研讨会

杨蕾

杨蕾,编审,《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经理。牵头打造了中国光学期刊网和 Researching 出版平台。负责出版的多本期刊在国际光学界赢得了广泛赞誉。荣获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物,上海出版人奖等。兼任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郑继承

郑继承,《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总架构师,曾任《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新媒体部主任、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新媒体运营部主任,长期从事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平台建设、新媒体融合、AI 赋能学术期刊出版等工作。负责设计、开发和建设了中国光学期刊网、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期刊集群数字出版平台等系统。

尹晓燕

尹晓燕,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发展中心项目经理, Scopus 中国学术委员会项目负责人,开放科学促进联合体秘书处成员。参与组织“学术期刊‘走出去’专家委员会暨Scopus 中国学术委员会”,与委员会专家沟通,每年预审上百种期刊。7 年间 Scopus 收录中国期刊数量增长超 50%,切实推动中国学术期刊与国际对接。参与中国科协倡议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开放科学国际性组织“开放科学促进联合体”项目。

崔文国

崔文国,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教处处长,编辑部主任,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骨和软骨再生医学材料研究,并促进临床转化等工作;发表系列论文,H 指数为 96,被引用 3 万余次,4 次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ESI 高被引论文 17 篇;专利共 70 项,其中已转化 13 项;主编 Elsevier/Wiley 出版的学术著作 3 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和副主委等。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 项)、上海领军人才、国家级人才项目、华为公关专项等。

崔晓峰

崔晓峰,《分子植物(英文)》和《植物通讯(英文)》执行主编。2004 年于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荣获 2006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5—2007 年在美国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3 年获中国科学院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人才择优支持,2024 年获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支持。带领团队将《分子植物(英文)》打造成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和植物科学领域顶尖期刊,最新 SCI 影响因子为 24.1,连续 4 年在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类期刊中排名全球第一;创办了《分子植物(英文)》姊妹刊《植物通讯(英文)》,最新影响因子为 11.6,在本领域研究类期刊中排名全球第三。

倪明

倪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杂志社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抗 癌协会秘书长,副编审,上海市东方英才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 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负责《中国癌症杂志》《肿瘤影像学》《抗 癌》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先后主持课题 10 余项,其中省 部级课题 2 项,发表文章 42 篇,其中作为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 21 篇。先后获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一等奖、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 二等奖、长三角科技期刊杰出主任、上海市期刊优秀工作者、上 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先进个人、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等荣 誉。牵头撰写《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稿约的条目推荐(2024 年版)》, 并召开发布会,为生物医学期刊稿约的制定提供借鉴。兼任中 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 海市抗癌协会秘书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高 等教育学会高校科技期刊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 究会医学分会委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青年编委会副主任、 Editing Practice 编委等。

陆晓芳

陆晓芳,材料学博士,《先进纤维材料(英文)》科学编辑, 编辑部副主任。曾主持国家博士后站前特别资助、上海市扬帆 项目,并入选上海市超级博士后。在相关领域发表 SCI 论文 20 余篇,获得“长三角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编辑”。负责的《先进纤维 材料(英文)》期刊最新影响因子提升至 21.3,材料科学 Q1 区, 中科院材料领域一区 Top 期刊。先后入选“卓越行动计划”高起 点新刊项目和梯队项目,在期刊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胡长进

胡长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光学和大气化学。在 Opt. Express , Anal. Chem. , Environ. Sci. Technol. , Talanta, J. Mole. Spectro. , J. Chem. Phys. , J. Phys. Chem. A 等国际主流刊物发表高水平论 文 70 余篇,承担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联合基 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20余项。现任《量子电子学报》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执行副主编,曾获首届 安徽省科技期刊“十佳主编”、中国遥感学会“优秀期刊编委 / 主编” 等称号,闲暇时喜欢手机摄影。

余溢文

余溢文,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数字出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 员,主持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青年人才项目、中国期刊发 展研究专项、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和上海科技期刊研究基金项 目等 10 余项。曾获中国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编辑骏马奖、同济大 学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工作者、上海市高校科 技期刊优秀编辑”等。

姜虹亦

姜虹亦,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双硕士学 位。负责《核技术》、《核技术(英文版)》、《辐射研究与辐 射工艺学报》三刊的新媒体运营工作,担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 第十届理事会数字化工作委员会委员。获得 2024 年上海市科技 期刊学会“先进个人”、2024 年长三角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编辑、 2025 年上海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

马瀚青

马瀚青,博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期刊出 版部宣传总监,《遥感技术与应用》编辑部主任,2021 入选中 国科学院青促会,2022 年入选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和中国 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期刊研 究》《学术出版与传播》《学术出版研究》青年编委,甘肃省科 学技术期刊学会副秘书长。近年来,主要关注开放科学背景下期 刊与数据融合出版、数据期刊发展、期刊集群平台等方面研究。 在科技期刊实践方面,结合资源环境科技期刊集群数字出版平台 (Lores),不断完善期刊集群平台的知识服务功能,开发并建 成资源环境论文数据仓储,推进期刊论文数据共享和融合出版。 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科技期刊研究》《Sustainability》《遥 感学报》共发表研究论文共 33 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共 15 篇。 主持研究项目共 6 项。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报告 16 次。

邓迎

邓迎,《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新媒体部部长,上海市 科技期刊学会数字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主持中国光学期 刊网、Researching、科云出版、汇同会议系统等数字出版平台 及系统的筹建与运营,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试 点项目支持。2021 年荣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编辑, 2022 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优秀人才遴选培养计 划。

同期活动 3:第三届“海上青编”创新论坛暨

解贺嘉

解贺嘉,博士,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 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 博士后,现任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 AIGC 时 代学术规范、学术出版伦理、预印本平台。公开发表学术期刊论 文 20篇,参与撰写学术著作 3部,累计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 校级课题近 20 项。现任中国伦理学会出版伦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委员会委员,《数字出 版研究》和《数字图书馆论坛》外审专家。

张秀峰

张秀峰,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 20 余年,主要关注出 版伦理、学术诚信、版权保护等与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高度相关 的研究领域。先后主持和参与科技部、上海科协及学协会课题 10 项,发表论文 20 余篇,荣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优秀主编、 优秀论著金笔奖和银笔奖、上海市科技期刊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带领团队努力建设一流科技期刊,推行严格的出版伦理和版权保 护政策。期刊于 2024 年底入选中国科协高质量科技期刊 T2 分级 目录。

魏贺佳

魏贺佳,博士,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气候变化与能源环 境(刊群)编辑部主任。2019 年起从事英文科技期刊出版工作, 现任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Civil Engineering Sciences 等多本英文期刊责任编辑,负责刊群新刊创办工作,主持完成研 究课题两项。

王骁龙

王骁龙,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高水平期刊办公室副主任、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ystems 期刊编辑部主任。长期深耕学 术期刊运营管理领域,专注于期刊战略规划、数据分析驱动发展 及技术创新应用研究,致力于推动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专 业化建设,密切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学术出版领域的深刻 影响,积极参与“AIGC 技术辅助审稿的伦理边界研究”等多项课题。 所负责的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ystems 期刊入选 2022 年度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

罗丹

罗丹,Wiley 中国区出版解决方案业务总监,主要负责 Wiley 旗下 Atypon、Research Exchange 以及编辑出版服务等业务在中 国与亚太地区的战略与发展。致力于帮助提升中国科技出版的运 营能力与竞争力,助力出版机构及科技期刊提效升级,扩大国际 影响力。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曾在中华医学会、爱思唯尔和 威科等国内外知名出版机构任职,职务包括医学编辑、期刊合作 项目经理、中国区业务发展经理及中国区战略总监等。

吴坚

吴坚,编审,博士生导师,上海体育大学期刊中心主任,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SCI/SSCI、PubMed、 Medline)常务副主编。所办期刊连续 4 年排名体育科学 SCI 期 刊全球第二,入选中国科学院 TOP 期刊,获“中国百强报刊”“中 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等荣誉,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 计划”支持。入选中宣部“国家文化英才”项目,获上海领军人才、 中国科协“优秀百人奖”、上海出版人奖、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 主编”奖等;发表多篇 SCI/SSCI/C 刊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 大项目。兼任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期刊协 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人大代表。

王晓宇

王晓宇,副编审,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职业医学》 杂志编辑部主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 任委员,中国期刊协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 作委员会委员。《环境与职业医学》为 CSCD 核心库、北大核心、 科技核心、Scopus 收录期刊。长期从事专业领域学术出版工作, 获首届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海上青编人才培养计划”支持。曾获 2024 年长三角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第六届华东地区优秀编辑、 第五届上海市期刊青年优秀工作者、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先进个 人、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个人优胜奖。发表编辑出版类 专业论文 10余篇,一作论文获华东地区出版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 “上海市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论文”。

王尔亮

王尔亮,医学博士,副编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 医院编辑部执行主任,《检验医学发现(英文)》编辑部主任,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searching 刊群医学期刊专委会主任。获首届上海“科技期刊优秀青年” “长 三角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第五届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等 荣誉,获 2023 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 人才子项目 - 青年人才支持项目、上海交通大学高水平办刊人才 项目支持。主持上海市社科规划年度课题、中国期刊发展研究专 项培育课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技创新项目、上海交通大学 期刊中心期刊发展研究基金、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翰笔 计划医学中青年编辑”重点项目、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海上青编 腾飞”项目等。

袁捷

袁捷,上海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期刊中心综合办主任;上 海市科技期刊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上海市科技 期刊学会“海上青编腾飞”项目、学校决策咨询课题等;参与上海 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等多项课题;获第六 届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杰出数字青年编辑、2025 年上海科技期 刊优秀青年。

张伊人

张伊人,《上海预防医学》编辑部主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 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生物医学期刊专业委员会、会员 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获 2025 年长三角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编辑、 2024 年上海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第六届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 优秀技术青年编辑、第五届上海市医学类期刊优秀工作者、上海 市科技期刊学会先进个人等荣誉。主持期刊研究和编辑出版类课 题 3 项;发表论文 6 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 3 篇;发 表健康科普文章 4 篇;翻译专业论著 27 篇。

同期活动 4:科研科普协同创新研讨会

吴家睿

吴家睿,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现 任上海交通大学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 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主任,中国 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研究糖尿病和肿瘤等重大慢 性病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

吴於人

吴於人,曾任物理演示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教育技 术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首任站长。曾获国家 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 三等奖(科普类);所教授的“大学物理”课程荣获 2007 年度国 家精品课程;“文科物理”课程荣获 2005 年度上海高校市级精品 课程等荣誉。2018 年,联合同济大学 10 位教授、博士成立了 “不刷题俱乐部”,同年开始尝试用短视频传播科普内容。B 站 2022 年度百大 UP 主获得者,获 2022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银发 知播”团体奖。

何鑫

何鑫,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自然科普达人,知名科普作家。承担 科研课题 5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0余篇,著有《环 游加拉帕戈斯》《达尔文密码》《奇妙的动物世界》《国门上的 43 种珍稀动物档案》《一龙在手不如万鸟在野》《沿着海岸线的 旅程》,译有《鸟类行为图鉴》《生态学通识》《鸟类星球》《大 自然的悄悄话》等 30 余部著作以及 300 余篇与自然保护有关的 科普作品,在中国科协“我是科学家”、上海科协院士专家大讲堂、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等众多平台进行过近 600 场科普讲座。荣获 福特汽车环保奖、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一等奖、上海市大众科学 传播推优选树新锐人物、静安青年英才、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科普之星等称号,常年带队前往非洲、南 美洲、南亚、东南亚等地进行自然科考。

叶剑

叶剑,中国科协科普中国专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副 秘书长,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常务理事、科普委员会副主任,中 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致力于地质古生物学等领域的科普影视、展览文创等科普创作和 传播,作品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 普作品奖、中国科教影视“科蕾奖”特等奖、中国动画学会“美猴奖”、 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展评“中国龙奖”、国家图书奖等奖项。

王音

王音,理学硕士,副编审,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分 社总监,《十万个为什么》执行主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 创产业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市 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理事,上海市期刊协会理事,上海市科技期 刊学会科普期刊专委会委员。获华东地区优秀主编、上海市科普 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科普编辑、上海市教育少儿类期刊 优秀工作者。

马峰

马峰,正高级教师,上海中学国际部高中校长,兼任中国数 学会数学教育分会理事等。获得上海市“优秀园丁奖”、徐汇区“骏 马奖”等奖项。出版《博观约取——高中数学的国际视角》等 5 部著作,在《数学教育学报》《文汇报》等知名报纸期刊上发表 文章 40 余篇,曾多次在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国际升学指导协会 年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学生 21 世纪的技能”会议、美国大 学理事会年会等国际会议上发言。

董长军

董长军,科普作家、科普摄影人、策展人。人与环境影像传 播平台创办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科普摄 影美术专业委员会主任,稻橙文化董事长。自 2011 年起,持续 14 届“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展)”总策划、评委。自 2016 年起,创办“小 映象”科普摄影学堂、生态映像系列主题摄影展、真相系列大众科 普影像传播等。获 2018 年度中国公益传播奖,2019 年上海市民 文化节优秀美育项目、福特汽车环保奖传播奖提名奖,2021 年和 2023 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优秀项目、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三等奖 等荣誉。

叶水送

叶水送,资深科普写作者,深究科技 CEO,科学新媒体“赛 先生”前主编。从事科学传播 10 年有余,此前主要涉猎生物医药 领域的报道。曾受世界经济论坛、上海书展、上海科学院等单位 邀请,参与主持或研讨。撰写的话题广泛,如基因编辑、免疫治疗、 医药创新等。相关作品于 2018 年获国家卫生计生委新媒体优秀 控烟作品三等奖,2019 年获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优秀科普 编辑”称号。

杨晗之

杨晗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画报》编辑部主任、副 主编,副编审。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科普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 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民进上 海市委出版传媒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 公司委员会副主委。先后被评为“优秀责任编辑”“上海市期刊优秀 工作者”“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工作者”等,论文《科普 3D 微视频创 制及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传播》荣获中国科普期刊学术研讨会优秀 论文一等奖。

游文娟

游文娟,《世界科学》编辑部主任,2022—2025 年连续四 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工作组核心成员,主持、参与多项围绕前沿 科技成果科普化的项目,相关科普作品发表在“科普中国”、《科 普时报》等媒体上;担任《走近科学:科学家带你探究科学前沿》 (2025 年)主编,《上海科技传播大会论文集(2025)》副主编, 《走近科学:解读上海重大科研成果》(2021 年)执行主编。

同期活动 6:第三届“海上青编腾飞”项目中期汇报(闭门会议)

刘志强

刘志强,上海大学期刊社编审,《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副主编,上海大学期刊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担任中国高校 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上海 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科技期刊专委会理事长、华东编协理事长等; 担任《学报编辑论丛》主编,《学术出版研究》常务副主编,《博 物馆·新科技》副主编,《自然杂志》《编辑学报》、Journal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编委等;中国科协科技期刊项目评审 专家,教育部期刊手续论证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 心科技出版研究中心智库专家,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专家组学术 / 技术期刊组组长,国家标准《学术论文编写规则》《文献摘要编 写规则》等起草专家组成员;入选“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发表科 技期刊编辑学论文 80 多篇,主编 10 多部论文集,主持和参与 30 多项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课题。

杨蕾

杨蕾,编审,《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经理。牵头打 造了中国光学期刊网和 Researching 出版平台。负责出版的多本 期刊在国际光学界赢得了广泛赞誉。荣获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 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 人物,上海出版人奖等。兼任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期 刊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吴坚

吴坚,编审,博士生导师,上海体育大学期刊中心主任,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SCI/SSCI、PubMed、 Medline)常务副主编。所办期刊连续 4 年排名体育科学 SCI 期 刊全球第二,入选中国科学院 TOP 期刊,获“中国百强报刊”“中 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等荣誉,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 计划”支持。入选中宣部“国家文化英才”项目,获上海领军人才、 中国科协“优秀百人奖”、上海出版人奖、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 主编”奖等;发表多篇 SCI/SSCI/C 刊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 大项目。兼任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期刊协 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人大代表。

倪明

倪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杂志社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抗 癌协会秘书长,副编审,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项目获得者。主要 从事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负责《中国癌症杂志》《肿瘤影像学》《抗癌》 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先后主持课题 10 余项,其中省部级课 题 2 项,发表文章 42 篇,其中作为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文章 21 篇。 先后获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一等奖、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二等奖、 长三角科技期刊杰出主任、上海市期刊优秀工作者、上海市科技 期刊学会先进个人、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等荣誉。牵头 撰写《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稿约的条目推荐(2024 年版)》,并召 开发布会,为生物医学期刊稿约的制定提供借鉴。兼任中国科学 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 癌协会秘书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高等教育 学会高校科技期刊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医 学分会委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青年编委会副主任、Editing Practice 编委等。

崔晓峰

崔晓峰,《分子植物(英文)》和《植物通讯(英文)》执 行主编。2004 年于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荣获 2006 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5—2007 年在美国普渡大学 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3 年获中国科学院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 人才择优支持,2024 年获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支持。 带领团队将《分子植物(英文)》打造成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和植 物科学领域顶尖期刊,最新 SCI 影响因子为 24.1,连续 4 年在植 物科学领域研究类期刊中排名全球第一;创办了《分子植物(英 文)》姊妹刊《植物通讯(英文)》,最新影响因子为 11.6,在 本领域研究类期刊中排名全球第三。

靳琼

靳琼,编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出版与印刷》执 行主编。中国编辑学会编辑出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编 辑出版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数字出版》编委,上海市 编辑学会、上海市期刊协会、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从事编 辑出版教学与研究、期刊编辑、科普创作等工作。著有《动脑筋 爷爷》《太空生活趣事多》等科普作品 20 余部,作品入选人教版 小学课本。

王晓宇

王晓宇,副编审,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职业医学》 杂志编辑部主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 任委员,中国期刊协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 作委员会委员。《环境与职业医学》为 CSCD 核心库、北大核心、 科技核心、Scopus 收录期刊。长期从事专业领域学术出版工作, 获首届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海上青编人才培养计划”支持。曾获 2024 年长三角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第六届华东地区优秀编辑、 第五届上海市期刊青年优秀工作者、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先进个 人、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个人优胜奖。发表编辑出版类 专业论文 10余篇,一作论文获华东地区出版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 “上海市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论文”。

第21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研讨会

程宗明

程宗明,康奈尔大学博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美国田纳西大学荣退教授。从事园林园艺植物育种、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发表和共同发表SCI 论文170 多篇。2012 年入选美国园艺学会会士。2014 年创办《园艺研究(英文)》并任主编, 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一期领军期刊、卓越二期英文领军期刊、江苏卓越领军期刊;2019 年创办《植物表型组学(英文)》,担任联合主编,期刊入选卓越高起点新刊、卓越二期英文梯队期刊;2020 年创办《生物设计研究(英文)》,担任执行主编,期刊入选卓越高起点新刊。2020 年创建Maximum Academic Press,现出版40 本英文期刊,SCI 收录2 本/ESCI 收录12 本,Scopus 收录17 本,EI 收录1 本,PubMed 收录1 本,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3 本。

叶冬青

叶冬青,安徽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徽医科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院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现任《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主编、炎症免疫性疾病安徽省实验室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吴阶平- 保罗·杨森医学医药奖获得者。长期从事重大炎症免疫性疾病和行为流行病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15 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

邵菊芳

邵菊芳,长期从事医学期刊出版工作,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期刊中心副主任,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秘书长,浙江生命健康学会医学期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急危重症医师协会委员等。主参新闻出版总署重点课题、浙江省科技厅面上科研软课题、浙江省科协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 余篇。先后被评为浙江大学医学部先进工作者、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先进工作者等。

邓迎

邓迎,《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新媒体部部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数字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主持中国光学期刊网、Researching、科云出版、汇同会议系统等数字出版平台及系统的筹建与运营,申请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试点项目。2021 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编辑, 2022 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优秀人才遴选培养计划。

刘岗

刘岗,副编审,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编辑部副主任。2007 年进入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编辑部从事编辑工作。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策划、组织重大出版项目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等国家项目支持;现参与主持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领军期刊项目等;多次荣获中国科技大学张宗植青年教师奖,多次荣获安徽省优秀期刊工作者、华东地区优秀编辑称号。

高建莉

高建莉,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主编,Scientific Reports 编委,《西北药学杂志》编委, Chinese Medicine 、《中药药理与临床》青年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委会青委会副主委,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英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平台副秘书长,浙江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委会副主委。主持(联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 项, 发表年度高被引论文等学术论文100 余篇,著作2 部,获省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项3 项,授权专利7 项。H-index 为32。

陈汐敏

陈汐敏,博士,编审。2006 年进入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从事期刊编辑工作,作为责任编辑负责每年3~4 期《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月刊的编辑出版。多年来一直从事医学期刊编辑出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编辑学研究论文20 多篇,多篇论文被评为优秀编辑学论著,多次获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优秀编辑、江苏高校期刊优秀编辑、江苏期刊明珠奖优秀编辑,曾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工作者、江苏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紫金优青”。

李佳佳

李佳佳,出版中级/ 工程师,现任上海《净水技术》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长期从事技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先后参与上海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基于内碳源回收利用的污泥微气泡臭氧氧化快速稳定减量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金泽水库原水水处理工艺优化与安全输配技术研究与应用等课题研究与宣传工作。负责并完成第二届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海上青编腾飞”C 类项目。

倪明

倪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杂志社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抗癌协会秘书长,副编审,上海市东方英才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负责《中国癌症杂志》《肿瘤影像学》《抗癌》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先后主持课题10 余项,其中省部级课题2 项,发表文章42 篇,其中作为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21 篇。先后获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一等奖、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二等奖、长三角科技期刊杰出主任、上海市期刊优秀工作者、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先进个人、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等荣誉。牵头撰写《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稿约的条目推荐(2024 年版)》, 并召开发布会,为生物医学期刊稿约的制定提供借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秘书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科技期刊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医学分会委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青年编委会副主任、Editing Practice 编委等。

蔡云泽

蔡云泽,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副主任。担任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中英文版执行主编、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库成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无人飞行器自主控制专委会委员、航空学会信息融合分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学会委员。长期致力于聚焦前沿科学问题,塑造大信息、大健康、大海洋学术期刊品牌,引领学科发展、助力科学研究水平提升。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航天科技支撑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航空科学基金等课题30 余项, 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曾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奖、海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上海交通大学管理服务奖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新秀等荣誉称号。

焦高星

焦高星,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新闻学硕士。现任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秘书长,学会秘书处支部书记。《江苏科技期刊研究》副主编、编委。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十届委员。承担中国科协“第十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通过技术、资本、组织等方式畅通科技期刊全产业链高效发展小型研讨会”等国家级项目。担任江苏省科协“学术示范学会”、“品牌学术交流”、“学术特色学会”、“科创江苏”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品牌学术交流”、“科技评估”、“科技为民服务实事专项”等项目负责人。荣获江苏省科协“党史学习教育专场演讲比赛”一等奖;学术期刊创新发展研讨会暨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二等奖;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全国公益类电视节目好作品奖;中宣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大赛三等奖;中国“一带一路”微纪录展三等奖;全国党刊优秀稿件三等奖等表彰,以及多次荣获省科协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费必胜

费必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浙江省科技宣传教育中心主任,《今日科技》杂志社社长、总编。长期从事科技宣传、科技管理工作,公开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和新闻报道等作品数千篇(首)。著有理论研究专著《引领与支撑:党建引领浙江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研究》,及《生命的力量》《生命的姿态》《生命的家园》等文学著作。在核心期刊发表《浙江省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发展体系研究》《党报以更强大内核和灵魂推进治国理政》等理论文章,主持“浙江省科技期刊‘创新生态圈’发展体系研究”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 项。工作以来荣立二等功1 次、三等功5 次,获评浙江省“万名好党员”、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省科技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援藏干部等多项荣誉称号。

黄河胜

黄河胜,安徽医科大学出版中心编审/ 研究员,《中国药理学通报》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安徽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

“物理”分论坛

马余刚

马余刚,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复旦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重离子核物理实验与唯象研究,在原子核的液气相变、反物质原子核、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物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主持的成果两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球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会“亚洲成就奖”多项荣誉。目前兼任《核技术》与《核技术( 英文版)》主编,Science China – PhysicsMechanics and AstronomyChinese Physics Letters 副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二届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黄鹤飞

黄鹤飞,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务委员、党委委员、材料研究部主任。中国核学会辐照效应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核学会理事,《核技术( 英文版)》期刊编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曾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上海市核学会杨福家核科技青年人才奖、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等奖项。发表学术论文154 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46 次。主持科研及人才类项目20 项。

刘志

刘志,上海科技大学副教务长、大科学中心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博士。主要从事表面化学和大科学装置研发与建设。主持完成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基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能源环境新材料原位电子结构综合研究平台研制”和国内首台软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参与领导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硬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建设。现任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Photon Science 执行主编,发表论文300 余篇。

李勇平

李勇平,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1986 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2000 年获英国萨里大学博士学位。1996 至2003 年先后在英国和美国从事智能信息处理科研工作, 2003 年11 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获择优支持,先后主持国家863 计划、重大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和重要装备研制、先导专项子项目等科研工作。2013 年10 月任联合编辑部主任兼《核技术》《核技术(英文版)》等3 刊副主编, 2023 年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期刊管理人称号。

张雁

张雁,《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副编审,现任《中国激光》编辑部主任。从事编辑工作二十余年,参与创办Chinese Optics LettersPhotonics Research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等高质量英文期刊。曾任《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编辑部主任,带领《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入选2024 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并被EI 数据库收录,为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化学”分论坛

唐勇

唐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金属有机催化与聚合研究, 针对催化效率和选择性控制等问题,开创了“边臂策略”催化剂设计理论,发展了多种新型手性配体、叶立德试剂及聚烯烃催化剂, 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叶立德反应及烯烃聚合,并阐明其机制。其极低支化度UHMWPE 和高支化度ETO 成果实现应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任《化学学报》主编、《中国科学- 化学》副主编等。

黄正

黄正,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课题组长、研究员,金属有机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金属有机催化的饱和烃资源选择性转化等研究,发展了聚烯烃废塑料的温和可控降解和转化新方法。发表论文100 余篇,数个催化剂和配体实现商品化。曾任《科学通报》副主编、《中国科学- 化学》编委。曾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均相催化青年奖、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青年奖、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申文杰

申文杰,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从事多相催化研究,包括催化材料制备、原位动态表征、反应动力学等。围绕多相催化构效关系,在原子层次调控催化表界面及活性位结构,在分子层次描述催化反应过程。将纳米结构催化材料应用于能源和化工的关键过程,基于活性结构调控探索烃类分子转化新反应,提高反应过程原子经济性。曾任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中国青年催化奖等。

邓亮

邓亮,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2002 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06 年获香港中文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6—2009 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和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 年8 月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金属有机化学、小分子和惰性键活化、廉价金属催化等。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80 余篇。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任美国化学会学术期刊Organometallics 副主编。

周天华

周天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结构化学》编辑部主任。博士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2—2017 年,在美国埃默里大学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17 年2 月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入选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百人计划”及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多孔超分子光催化研究。在AngewAdvanced Material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 余篇。

杨侠

杨侠,博士,副编审,就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报联合编辑室,历任《化学学报》《中国化学》《有机化学》科学编辑,《化学学报》主管。兼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学术专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审读专家。主持或主要参与“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期刊项目9 项。

“材料”分论坛

吴成铁

吴成铁,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课题组长、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会士。主要从事3D 打印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组部WR 计划领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担任学术期刊Biomedical Engineering Frontier 共同主编,《无机材料学报》副主编,Acta BiomaterialiaBioactive Materials 编委。在Advanced MaterialsScience Advances 等期刊发表论文340 余篇, H 指数102;申请专利92 项, 其中45 项中国专利及2 项美国专利获授权,26 项实现企业转让。荣获上海自然科学一等奖、英国皇家化学会JMC-Lectureship 奖、国际材联IUMRS Young Scientists 奖、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技一等奖、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黄家驷奖和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等荣誉。

裴艳中

裴艳中,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 年于中南大学获学士学位,2008 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随后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及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2 年加入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直从事热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曾提出能带汇聚提高热电性能的方法,改进固体晶格热传导理论模型并开发了多种绝热材料,发展了近室温热电发电及制冷材料的设计方法与器件优化方法;指导博士研究生7 人次获得国际热电学会研究生奖(平均每年授奖2~3 项)。

罗维

罗维,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机多孔材料、先进块体材料及其在能源、传感与发光等方面的应用。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曙光计划等人才计划。获得2023 年“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师奖、第十一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基础研究类)、第十四届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2022 年国际材联前沿材料青年科学家奖、2020 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罗东

罗东,编审,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20 余年,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报文献中心主任,总编辑,负责《金属学报》《金属学报(英文版)》《材料科学技术(英文)》《材料研究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腐蚀学报(英文)》等期刊运营和管理。社会兼职包括辽宁省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理事,中国期刊协会冶金期刊分会理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委,中国科协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审读专家,数字出版技术国家实验室行业专家等。

杨霞

杨霞,高级工程师,上海科技大学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 编辑部主任。发表SCI 论文40 余篇。曾负责英文期刊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GEE)和中文期刊《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的运营与出版。2020 年负责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 创刊运营,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及二期梯队英文期刊。曾主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课题,获得优秀奖、 一等奖和课题最具价值奖。

徐文娟

徐文娟,编审,从事科技期刊出版工作20 余年,先后参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无机材料学报》的编辑出版,主持或重点参与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期刊择优资助项目6 项。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信息情报中心副主任,负责《无机材料学报》和英文刊的出版及运营管理工作。兼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编辑学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

同期活动1:第二届编辑人才培养与编辑实务能力提升训练营

王晓峰

王晓峰,编审,博士,《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编辑, 长期从事学术期刊出版工作,领导创办了Photonics ResearchAdvanced Photonics 等高影响力英文期刊;入选中国科学院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人才计划,获得上海出版新人奖、中国科学院科技出版先进个人奖、首届长青出版新人奖、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奖等奖项;社会兼职包括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理事、《编辑学报》编委、Learned Publishing 编委等。

崔晓峰

崔晓峰,《分子植物(英文)》和《植物通讯(英文)》执行主编。2004 年于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荣获2006 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5—2007 年在美国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3 年获中国科学院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人才择优支持,2024 年获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支持。带领团队将《分子植物(英文)》打造成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和植物科学领域顶尖期刊,最新SCI 影响因子为24.1,连续4 年在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类期刊中排名全球第一;创办了《分子植物(英文)》姊妹刊《植物通讯(英文)》,最新影响因子为11.6,在本领域研究类期刊中排名全球第三。

蔡斐

蔡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编审,航空学报杂志社社长,《航空学报》《中国航空学报(英文)》副主编。担任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 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编委。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主编、优秀编辑等荣誉,发表60 余篇编辑出版核心论文,入选知网最具影响力学者。主管期刊《中国航空学报(英文)》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 期刊奖,2 次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主管期刊《航空学报》引证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航空航天核心期刊第一,入选卓越二期领军期刊。

张品纯

张品纯,1984 年至今,先后参与、主持《农业机械》《工程机械与维修》《车主之友》《机电商报》《汽车导购》《数码摄影》《农业工程》等十余种报刊的编辑出版工作。2002 年以来, 在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举办的培训班上为新闻出版从业人员授课共200 余次,并主持完成管理部门多个期刊研究课题,曾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是国家标准GB/T 7713.2—2022《学术论文编写规则》、GB/T 6447—2025《文献摘要编写规则》起草组组长。2023 年荣获韬奋出版奖。

胡长进

胡长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光学和大气化学。在Opt. Express, Anal. Chem. , Environ. Sci. Technol., Talanta, J. Mole. Spectro., J. Chem. Phys., J. Phys. Chem. A 等国际主流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70 余篇,承担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20 余项。现任《量子电子学报》《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执行副主编,曾获首届安徽省科技期刊“十佳主编”、 中国遥感学会“优秀期刊编委 / 主编”等称号,闲暇时喜欢手机摄影。

李海英

李海英,医学博士,编审、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医药文化》与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专委会副主任、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英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平台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化品牌建设专委会秘书长等,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临床擅长治疗脱发、失眠、妇科调理、抗衰老等。

刘世华

刘世华,科睿唯安(Clarivate)出版业务高级客户经理,主要负责公司在大中华区的期刊合作和咨询等业务。先后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出版行业中,与中国近300 本科技期刊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见证了多本期刊的发展历程。在《科技与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具有非常丰富的期刊数据分析经验及超过 10 年的科技信息行业服务经验。任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政策咨询与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

胡艳芳

胡艳芳,《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部高级编辑,副编审。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专家组成员;在出版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0 余篇;参与《上海期刊发展报告》《上海科技期刊概览》的编写;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编辑、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二等奖等。

邓国臣

邓国臣,《测绘科学》编辑,地图爱好者。发表学术论文10 余篇,完成院士专访多篇。先后从事地图制图、测绘业务管理和期刊编辑工作。负责新媒体运营等工作,“测绘学术资讯”公众号负责人。担任多本期刊审稿人。期刊协会授课专家,报刊审读专家。

殷建芳

殷建芳,硕士,副编审,《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部部长,负责 12 种学术期刊的出版生产管理工作。“科云出版平台”的建设与运维团队主要负责人。兼任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规范与标准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专家组成员,Researching 期刊集群研究与培训工委会副主任委员。曾获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奖(骏马奖)、第二届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二等奖、第三届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第一名、上海市期刊优秀工作者等奖项。

苏岑

苏岑,硕士,《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部出版主管,负责稿件的后期出版工作。作为审读专家参与上海市科技期刊质量检查。曾获第二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业务大赛三等奖、第三届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第三名、第一届上海市期刊编校知识大赛二等奖、第六届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一等奖等。

乔娜

乔娜,硕士,《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部出版主管,深度参与科云出版平台的迭代升级,积极推进 AI 编校工具落地期刊工作。主持 2022 年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海上青编腾飞项目“科技期刊集群化模式编校标准化建设实践”,参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荣获第七届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优秀运营编辑”,分别荣获第三届、第五届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个人第二名、第一名等荣誉。

高宇

高宇,博士,功能聚合物研究方向,东华大学副教授,东华大学期刊中心《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兼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培训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科技期刊专业委员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英文期刊专业委员会委员。

丁洁

丁洁,《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英文期刊部部长,参与创办Advanced PhotonicsPhotonics Research 等高水平英文期刊。曾获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一等奖、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编辑、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奖(骏马奖)、上海出版新人奖、长青出版新人奖、上海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等。曾负责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基金等项目。曾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担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学术期刊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青年编委。

同期活动 2:Researching 集群化发展研讨会

杨蕾

杨蕾,编审,《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经理。牵头打造了中国光学期刊网和 Researching 出版平台。负责出版的多本期刊在国际光学界赢得了广泛赞誉。荣获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物,上海出版人奖等。兼任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郑继承

郑继承,《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总架构师,曾任《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新媒体部主任、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新媒体运营部主任,长期从事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平台建设、新媒体融合、AI 赋能学术期刊出版等工作。负责设计、开发和建设了中国光学期刊网、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期刊集群数字出版平台等系统。

尹晓燕

尹晓燕,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发展中心项目经理, Scopus 中国学术委员会项目负责人,开放科学促进联合体秘书处成员。参与组织“学术期刊‘走出去’专家委员会暨Scopus 中国学术委员会”,与委员会专家沟通,每年预审上百种期刊。7 年间 Scopus 收录中国期刊数量增长超 50%,切实推动中国学术期刊与国际对接。参与中国科协倡议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开放科学国际性组织“开放科学促进联合体”项目。

崔文国

崔文国,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科教处处长,编辑部主任,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骨和软骨再生医学材料研究,并促进临床转化等工作;发表系列论文,H 指数为 96,被引用 3 万余次,4 次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ESI 高被引论文 17 篇;专利共 70 项,其中已转化 13 项;主编 Elsevier/Wiley 出版的学术著作 3 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和副主委等。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 项)、上海领军人才、国家级人才项目、华为公关专项等。

崔晓峰

崔晓峰,《分子植物(英文)》和《植物通讯(英文)》执行主编。2004 年于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荣获 2006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5—2007 年在美国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3 年获中国科学院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人才择优支持,2024 年获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支持。带领团队将《分子植物(英文)》打造成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和植物科学领域顶尖期刊,最新 SCI 影响因子为 24.1,连续 4 年在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类期刊中排名全球第一;创办了《分子植物(英文)》姊妹刊《植物通讯(英文)》,最新影响因子为 11.6,在本领域研究类期刊中排名全球第三。

倪明

倪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杂志社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抗 癌协会秘书长,副编审,上海市东方英才项目获得者。主要从事 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负责《中国癌症杂志》《肿瘤影像学》《抗 癌》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先后主持课题 10 余项,其中省 部级课题 2 项,发表文章 42 篇,其中作为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 21 篇。先后获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一等奖、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 二等奖、长三角科技期刊杰出主任、上海市期刊优秀工作者、上 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先进个人、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等荣 誉。牵头撰写《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稿约的条目推荐(2024 年版)》, 并召开发布会,为生物医学期刊稿约的制定提供借鉴。兼任中 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 海市抗癌协会秘书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高 等教育学会高校科技期刊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 究会医学分会委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青年编委会副主任、 Editing Practice 编委等。

陆晓芳

陆晓芳,材料学博士,《先进纤维材料(英文)》科学编辑, 编辑部副主任。曾主持国家博士后站前特别资助、上海市扬帆 项目,并入选上海市超级博士后。在相关领域发表 SCI 论文 20 余篇,获得“长三角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编辑”。负责的《先进纤维 材料(英文)》期刊最新影响因子提升至 21.3,材料科学 Q1 区, 中科院材料领域一区 Top 期刊。先后入选“卓越行动计划”高起 点新刊项目和梯队项目,在期刊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胡长进

胡长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光学和大气化学。在 Opt. Express , Anal. Chem. , Environ. Sci. Technol. , Talanta, J. Mole. Spectro. , J. Chem. Phys. , J. Phys. Chem. A 等国际主流刊物发表高水平论 文 70 余篇,承担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联合基 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20余项。现任《量子电子学报》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执行副主编,曾获首届 安徽省科技期刊“十佳主编”、中国遥感学会“优秀期刊编委 / 主编” 等称号,闲暇时喜欢手机摄影。

余溢文

余溢文,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数字出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 员,主持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青年人才项目、中国期刊发 展研究专项、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和上海科技期刊研究基金项 目等 10 余项。曾获中国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编辑骏马奖、同济大 学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工作者、上海市高校科 技期刊优秀编辑”等。

姜虹亦

姜虹亦,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双硕士学 位。负责《核技术》、《核技术(英文版)》、《辐射研究与辐 射工艺学报》三刊的新媒体运营工作,担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 第十届理事会数字化工作委员会委员。获得 2024 年上海市科技 期刊学会“先进个人”、2024 年长三角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编辑、 2025 年上海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

马瀚青

马瀚青,博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期刊出 版部宣传总监,《遥感技术与应用》编辑部主任,2021 入选中 国科学院青促会,2022 年入选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和中国 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期刊研 究》《学术出版与传播》《学术出版研究》青年编委,甘肃省科 学技术期刊学会副秘书长。近年来,主要关注开放科学背景下期 刊与数据融合出版、数据期刊发展、期刊集群平台等方面研究。 在科技期刊实践方面,结合资源环境科技期刊集群数字出版平台 (Lores),不断完善期刊集群平台的知识服务功能,开发并建 成资源环境论文数据仓储,推进期刊论文数据共享和融合出版。 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科技期刊研究》《Sustainability》《遥 感学报》共发表研究论文共 33 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共 15 篇。 主持研究项目共 6 项。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报告 16 次。

邓迎

邓迎,《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新媒体部部长,上海市 科技期刊学会数字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主持中国光学期 刊网、Researching、科云出版、汇同会议系统等数字出版平台 及系统的筹建与运营,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试 点项目支持。2021 年荣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编辑, 2022 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优秀人才遴选培养计 划。

同期活动 3:第三届“海上青编”创新论坛暨

解贺嘉

解贺嘉,博士,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 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 博士后,现任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 AIGC 时 代学术规范、学术出版伦理、预印本平台。公开发表学术期刊论 文 20篇,参与撰写学术著作 3部,累计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 校级课题近 20 项。现任中国伦理学会出版伦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委员会委员,《数字出 版研究》和《数字图书馆论坛》外审专家。

张秀峰

张秀峰,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 20 余年,主要关注出 版伦理、学术诚信、版权保护等与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高度相关 的研究领域。先后主持和参与科技部、上海科协及学协会课题 10 项,发表论文 20 余篇,荣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优秀主编、 优秀论著金笔奖和银笔奖、上海市科技期刊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带领团队努力建设一流科技期刊,推行严格的出版伦理和版权保 护政策。期刊于 2024 年底入选中国科协高质量科技期刊 T2 分级 目录。

魏贺佳

魏贺佳,博士,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气候变化与能源环 境(刊群)编辑部主任。2019 年起从事英文科技期刊出版工作, 现任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Civil Engineering Sciences 等多本英文期刊责任编辑,负责刊群新刊创办工作,主持完成研 究课题两项。

王骁龙

王骁龙,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高水平期刊办公室副主任、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ystems 期刊编辑部主任。长期深耕学 术期刊运营管理领域,专注于期刊战略规划、数据分析驱动发展 及技术创新应用研究,致力于推动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专 业化建设,密切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学术出版领域的深刻 影响,积极参与“AIGC 技术辅助审稿的伦理边界研究”等多项课题。 所负责的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ystems 期刊入选 2022 年度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

罗丹

罗丹,Wiley 中国区出版解决方案业务总监,主要负责 Wiley 旗下 Atypon、Research Exchange 以及编辑出版服务等业务在中 国与亚太地区的战略与发展。致力于帮助提升中国科技出版的运 营能力与竞争力,助力出版机构及科技期刊提效升级,扩大国际 影响力。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曾在中华医学会、爱思唯尔和 威科等国内外知名出版机构任职,职务包括医学编辑、期刊合作 项目经理、中国区业务发展经理及中国区战略总监等。

吴坚

吴坚,编审,博士生导师,上海体育大学期刊中心主任,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SCI/SSCI、PubMed、 Medline)常务副主编。所办期刊连续 4 年排名体育科学 SCI 期 刊全球第二,入选中国科学院 TOP 期刊,获“中国百强报刊”“中 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等荣誉,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 计划”支持。入选中宣部“国家文化英才”项目,获上海领军人才、 中国科协“优秀百人奖”、上海出版人奖、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 主编”奖等;发表多篇 SCI/SSCI/C 刊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 大项目。兼任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期刊协 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人大代表。

王晓宇

王晓宇,副编审,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职业医学》 杂志编辑部主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 任委员,中国期刊协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 作委员会委员。《环境与职业医学》为 CSCD 核心库、北大核心、 科技核心、Scopus 收录期刊。长期从事专业领域学术出版工作, 获首届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海上青编人才培养计划”支持。曾获 2024 年长三角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第六届华东地区优秀编辑、 第五届上海市期刊青年优秀工作者、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先进个 人、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个人优胜奖。发表编辑出版类 专业论文 10余篇,一作论文获华东地区出版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 “上海市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论文”。

王尔亮

王尔亮,医学博士,副编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 医院编辑部执行主任,《检验医学发现(英文)》编辑部主任,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searching 刊群医学期刊专委会主任。获首届上海“科技期刊优秀青年” “长 三角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第五届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等 荣誉,获 2023 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 人才子项目 - 青年人才支持项目、上海交通大学高水平办刊人才 项目支持。主持上海市社科规划年度课题、中国期刊发展研究专 项培育课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技创新项目、上海交通大学 期刊中心期刊发展研究基金、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翰笔 计划医学中青年编辑”重点项目、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海上青编 腾飞”项目等。

袁捷

袁捷,上海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期刊中心综合办主任;上 海市科技期刊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上海市科技 期刊学会“海上青编腾飞”项目、学校决策咨询课题等;参与上海 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项目等多项课题;获第六 届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杰出数字青年编辑、2025 年上海科技期 刊优秀青年。

张伊人

张伊人,《上海预防医学》编辑部主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 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生物医学期刊专业委员会、会员 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获 2025 年长三角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编辑、 2024 年上海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第六届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 优秀技术青年编辑、第五届上海市医学类期刊优秀工作者、上海 市科技期刊学会先进个人等荣誉。主持期刊研究和编辑出版类课 题 3 项;发表论文 6 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 3 篇;发 表健康科普文章 4 篇;翻译专业论著 27 篇。

同期活动 4:科研科普协同创新研讨会

吴家睿

吴家睿,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现 任上海交通大学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 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主任,中国 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研究糖尿病和肿瘤等重大慢 性病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

吴於人

吴於人,曾任物理演示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教育技 术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首任站长。曾获国家 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 三等奖(科普类);所教授的“大学物理”课程荣获 2007 年度国 家精品课程;“文科物理”课程荣获 2005 年度上海高校市级精品 课程等荣誉。2018 年,联合同济大学 10 位教授、博士成立了 “不刷题俱乐部”,同年开始尝试用短视频传播科普内容。B 站 2022 年度百大 UP 主获得者,获 2022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银发 知播”团体奖。

何鑫

何鑫,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自然科普达人,知名科普作家。承担 科研课题 5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10余篇,著有《环 游加拉帕戈斯》《达尔文密码》《奇妙的动物世界》《国门上的 43 种珍稀动物档案》《一龙在手不如万鸟在野》《沿着海岸线的 旅程》,译有《鸟类行为图鉴》《生态学通识》《鸟类星球》《大 自然的悄悄话》等 30 余部著作以及 300 余篇与自然保护有关的 科普作品,在中国科协“我是科学家”、上海科协院士专家大讲堂、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等众多平台进行过近 600 场科普讲座。荣获 福特汽车环保奖、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一等奖、上海市大众科学 传播推优选树新锐人物、静安青年英才、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科普之星等称号,常年带队前往非洲、南 美洲、南亚、东南亚等地进行自然科考。

叶剑

叶剑,中国科协科普中国专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副 秘书长,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常务理事、科普委员会副主任,中 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致力于地质古生物学等领域的科普影视、展览文创等科普创作和 传播,作品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 普作品奖、中国科教影视“科蕾奖”特等奖、中国动画学会“美猴奖”、 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展评“中国龙奖”、国家图书奖等奖项。

王音

王音,理学硕士,副编审,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分 社总监,《十万个为什么》执行主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 创产业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市 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理事,上海市期刊协会理事,上海市科技期 刊学会科普期刊专委会委员。获华东地区优秀主编、上海市科普 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科普编辑、上海市教育少儿类期刊 优秀工作者。

马峰

马峰,正高级教师,上海中学国际部高中校长,兼任中国数 学会数学教育分会理事等。获得上海市“优秀园丁奖”、徐汇区“骏 马奖”等奖项。出版《博观约取——高中数学的国际视角》等 5 部著作,在《数学教育学报》《文汇报》等知名报纸期刊上发表 文章 40 余篇,曾多次在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国际升学指导协会 年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学生 21 世纪的技能”会议、美国大 学理事会年会等国际会议上发言。

董长军

董长军,科普作家、科普摄影人、策展人。人与环境影像传 播平台创办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科普摄 影美术专业委员会主任,稻橙文化董事长。自 2011 年起,持续 14 届“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展)”总策划、评委。自 2016 年起,创办“小 映象”科普摄影学堂、生态映像系列主题摄影展、真相系列大众科 普影像传播等。获 2018 年度中国公益传播奖,2019 年上海市民 文化节优秀美育项目、福特汽车环保奖传播奖提名奖,2021 年和 2023 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优秀项目、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三等奖 等荣誉。

叶水送

叶水送,资深科普写作者,深究科技 CEO,科学新媒体“赛 先生”前主编。从事科学传播 10 年有余,此前主要涉猎生物医药 领域的报道。曾受世界经济论坛、上海书展、上海科学院等单位 邀请,参与主持或研讨。撰写的话题广泛,如基因编辑、免疫治疗、 医药创新等。相关作品于 2018 年获国家卫生计生委新媒体优秀 控烟作品三等奖,2019 年获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优秀科普 编辑”称号。

杨晗之

杨晗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画报》编辑部主任、副 主编,副编审。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科普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 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民进上 海市委出版传媒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 公司委员会副主委。先后被评为“优秀责任编辑”“上海市期刊优秀 工作者”“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工作者”等,论文《科普 3D 微视频创 制及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传播》荣获中国科普期刊学术研讨会优秀 论文一等奖。

游文娟

游文娟,《世界科学》编辑部主任,2022—2025 年连续四 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工作组核心成员,主持、参与多项围绕前沿 科技成果科普化的项目,相关科普作品发表在“科普中国”、《科 普时报》等媒体上;担任《走近科学:科学家带你探究科学前沿》 (2025 年)主编,《上海科技传播大会论文集(2025)》副主编, 《走近科学:解读上海重大科研成果》(2021 年)执行主编。

同期活动 6:第三届“海上青编腾飞”项目中期汇报(闭门会议)

刘志强

刘志强,上海大学期刊社编审,《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副主编,上海大学期刊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担任中国高校 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上海 市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科技期刊专委会理事长、华东编协理事长等; 担任《学报编辑论丛》主编,《学术出版研究》常务副主编,《博 物馆·新科技》副主编,《自然杂志》《编辑学报》、Journal of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编委等;中国科协科技期刊项目评审 专家,教育部期刊手续论证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 心科技出版研究中心智库专家,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专家组学术 / 技术期刊组组长,国家标准《学术论文编写规则》《文献摘要编 写规则》等起草专家组成员;入选“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发表科 技期刊编辑学论文 80 多篇,主编 10 多部论文集,主持和参与 30 多项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课题。

杨蕾

杨蕾,编审,《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经理。牵头打 造了中国光学期刊网和 Researching 出版平台。负责出版的多本 期刊在国际光学界赢得了广泛赞誉。荣获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 人才,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 人物,上海出版人奖等。兼任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期 刊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吴坚

吴坚,编审,博士生导师,上海体育大学期刊中心主任,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SCI/SSCI、PubMed、 Medline)常务副主编。所办期刊连续 4 年排名体育科学 SCI 期 刊全球第二,入选中国科学院 TOP 期刊,获“中国百强报刊”“中 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等荣誉,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 计划”支持。入选中宣部“国家文化英才”项目,获上海领军人才、 中国科协“优秀百人奖”、上海出版人奖、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 主编”奖等;发表多篇 SCI/SSCI/C 刊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 大项目。兼任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期刊协 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人大代表。

倪明

倪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杂志社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抗 癌协会秘书长,副编审,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项目获得者。主要 从事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负责《中国癌症杂志》《肿瘤影像学》《抗癌》 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先后主持课题 10 余项,其中省部级课 题 2 项,发表文章 42 篇,其中作为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文章 21 篇。 先后获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一等奖、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二等奖、 长三角科技期刊杰出主任、上海市期刊优秀工作者、上海市科技 期刊学会先进个人、上海市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等荣誉。牵头 撰写《中文生物医学期刊稿约的条目推荐(2024 年版)》,并召 开发布会,为生物医学期刊稿约的制定提供借鉴。兼任中国科学 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 癌协会秘书长、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高等教育 学会高校科技期刊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医 学分会委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青年编委会副主任、Editing Practice 编委等。

崔晓峰

崔晓峰,《分子植物(英文)》和《植物通讯(英文)》执 行主编。2004 年于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荣获 2006 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5—2007 年在美国普渡大学 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3 年获中国科学院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 人才择优支持,2024 年获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支持。 带领团队将《分子植物(英文)》打造成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和植 物科学领域顶尖期刊,最新 SCI 影响因子为 24.1,连续 4 年在植 物科学领域研究类期刊中排名全球第一;创办了《分子植物(英 文)》姊妹刊《植物通讯(英文)》,最新影响因子为 11.6,在 本领域研究类期刊中排名全球第三。

靳琼

靳琼,编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出版与印刷》执 行主编。中国编辑学会编辑出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编 辑出版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数字出版》编委,上海市 编辑学会、上海市期刊协会、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从事编 辑出版教学与研究、期刊编辑、科普创作等工作。著有《动脑筋 爷爷》《太空生活趣事多》等科普作品 20 余部,作品入选人教版 小学课本。

王晓宇

王晓宇,副编审,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职业医学》 杂志编辑部主任,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 任委员,中国期刊协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 作委员会委员。《环境与职业医学》为 CSCD 核心库、北大核心、 科技核心、Scopus 收录期刊。长期从事专业领域学术出版工作, 获首届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海上青编人才培养计划”支持。曾获 2024 年长三角科技期刊优秀编辑、第六届华东地区优秀编辑、 第五届上海市期刊青年优秀工作者、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先进个 人、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技能大赛个人优胜奖。发表编辑出版类 专业论文 10余篇,一作论文获华东地区出版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 “上海市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论文”。
大会概况
会议概况
组织机构
大会相关
邀请嘉宾
会议日程
参会指南
会议住宿
联系我们
期刊风采
上海科技期刊
主编寄语
青年编委
集群化建设
期刊学术活动
视频
CopyRight ©2025上海科技与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 - All Right Reserverd 沪ICP备15018463-27